[我和军队的不解之缘] | [听见:留住长江美丽容颜] | [四季安徽·美丽农庄] |
正月里来闹新春。在郎溪县十字镇新和村第二届乡村“春晚”的后台,村民赵正梅激动地说:“我这么爱唱歌跳舞的人,现在终于有了展示的舞台。”这两年,随着村里文化活动日趋活跃,像赵正梅这样热爱文艺的村民,都变成了村里的“民星”。
“新和村是建档立卡贫困村,这两年通过志智双扶,村民收入有了提高、文化素养有了提升、精神面貌明显变化,村容村貌明显改观。2017年底,新和村顺利摘掉贫困村帽子。”新和村第一书记、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陶义明告诉记者。作为曾经的28个贫困村之一,当地村民经济收入长期主要靠传统种养业和外出务工。
这两年,该村激发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。针对贫困户存在的“等靠要”思想,新和村扶贫工作队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,把相关政策穿插到皖南大鼓戏、文化演出中去。新和村办起了农民丰收节、樱花节,开展了百亩种田大户“种田能手”评比、脱贫能手评比,让大多数贫困户懂得“好日子是干出来的”道理,从“要我脱贫”到“我要脱贫”,从“贫困有理”到“脱贫光荣”,贫困户思想上有了质的转变。“我现在是村里的脱贫能手,村里给了我一些小奖励,还让我分享下自己的脱贫经历呢!”受到村里表彰的贫困户紫国良告诉记者。
在持续推进文化扶贫过程中,新和村发挥资源优势,聚力发展文旅产业。目前,该村建立了绿化大苗种植基地,种植了千亩樱花、千亩油茶、500亩海棠、300亩桃花、500亩桂花、100亩荷花等苗木花卉,先后被授予“一村一品”示范村、“千亩烟叶种植示范村”等荣誉称号。去年9月,全村2625位村民首次拿到分红。
今年,新和村“春晚”重头戏当属舞龙灯了,伴随着喜庆的锣鼓声,龙随乐舞、千姿百态。“以前村里有龙灯队,后来村民们外出务工,龙灯队就解散了。现在大家收入上去了,这种传统文化要重新拾起来。”陶义明说。
拿起你的相机、手机按下快门,用摄影作品展示安徽自然与人文之美、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现状、家乡欣欣向荣的美好生活。…[详情]
9月3号起,中国石油安徽销售公司携手安徽广播电视台开启“为梦想加油”石油文化探源活动,邀请听众和客户代表通过实地走访查看,现场体验…[详情]
《繁花绽放,芳华颍上》颍上县第六届管子诗会暨第二届“最美颍上人”颁奖典礼于5月30日19点在颍上县县委党校会议礼堂举行… [更多]
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谱写中国戏曲壮丽篇章 “规模最大黄梅戏齐唱挑战大世界吉尼斯纪录”活动于2018年5月30日上午7点成功举办【更多】
895音乐教室公益微电影首发式暨895音乐教室东风日产公益自驾游启动仪式正在温暖进行中…[详情]
江淮传真 | 更多